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3月28日
杭可科技未能和CATL達成合作,4.8億訂單的得和失
前言:杭可科技未能和CATL達成合作,接下來,誰將接盤該筆訂單,值得期待。
作為鋰電池后處理龍頭公司,杭可科技(688006)此前和CATL簽訂了4.8億元大單,但這單還沒捂熱就涼了。六月十五日,杭可科技公布通告稱,因原合同技術協(xié)議發(fā)生變更,公司于2021年六月十一日收到CATL通過郵件發(fā)送的《PO變更通知單》,共計4.8億元,經雙方友好協(xié)商,公司于2021年六月十五日同意并予以蓋章回傳。這表明原合同解除。
4.8億訂單的得和失
"新能源汽車熱"將CATL送進萬億市值股的行列,也同樣帶火了鋰電池上中下游相關產業(yè)鏈。在此背景下,鋰電池后處理作為鋰電池行業(yè)中游關鍵一環(huán),也顯得尤為重要。
杭可科技的重要業(yè)務是鋰電池后處理系統(tǒng)的設計、研發(fā)、生產和銷售,目前在充放電機、內阻測試儀等后處理系統(tǒng)核心設備的研發(fā)、生產方面擁有核心技術和能力,并能供應鋰電池生產線后處理系統(tǒng)整體解決方法。
此前,杭可科技表示,本次中標有利于公司在新能源電池領域的業(yè)務拓展,提高公司收入規(guī)模及盈利能力,預計將對公司本年及未來年度的經營業(yè)績出現積極影響。自中標的消息通告以來,杭可科技借CATL的"東風"股價大漲。四月二十一日-六月十五日36個交易日間,杭可科技股價區(qū)間漲幅為24.05%,誰料短短一個月,訂單生變,合作泡湯。杭可科技在答投資者問時指出,和CATL解約重要由于技術路線的變更,僅為個例,目前雙方正在進一步交流。受此消息影響,杭可科技股價大跌。
2020年,杭可科技實現營收14.93億元,按照此前的中標金額,占其2020年總營收的32%??梢灶A見,假如能最終完成訂單,將對其2021年的營收帶來直接拉動。2021年第一季度,杭可科技實現營收3.12億元,這意味著該筆訂單已經超過了杭可科技整個季度的全部收入。杭可科技表示,本次交易的解除不會影響公司的正常經營。
鋰電進入新一輪擴產
當前,在動力鋰電池領域,杭可科技擁有LG化學、比亞迪、國軒高科、天津力神、CATL等優(yōu)質客戶資源;在消費電子類領域,擁有包括韓國三星、LG化學、日本村田、億緯鋰能、寧德新能源(ATL)等優(yōu)質客戶資源,這些重點客戶紛紛在全球范圍內踴躍布局新的電池廠。
全球新能源車邁入新上升階段,動力鋰電池迎來二次擴產潮。根據EVSales,2020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破312.48萬輛,滲透率4%(2019年滲透率2.5%),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年銷量有望突破1500萬輛,動力鋰電池需求將超過900GWh。
根據起點研究院數據統(tǒng)計,2020全球鋰電池設備市場規(guī)模為532億元,同比上升4%,預計未來三年是鋰電池公司擴產高峰期,2021-2023年將新增鋰電池產量153GWH,對應年的鋰電池設備市場規(guī)模分別為545億元、765億元和912億元。
激烈的客戶及市場爭奪戰(zhàn)
近年來,鋰電池在消費類電子產品不斷更新?lián)Q代、新能源汽車不斷普及的情況下,鋰電池需求量急速上升。在此背景下,鋰電池生產公司不斷擴張產量,新建或改造鋰電池生產線,從而帶動了后處理系統(tǒng)相關設備需求的高速上升。
杭可科技的通告顯示,合同解除的原因是技術協(xié)議變更,而內部人士表示,合同對應的標的是鋰電池后處理產品。所謂后處理,是鋰電池生產的必備工序,經過后處理,鋰電池才能達到可使用狀態(tài),并對制造一致性高、穩(wěn)定性好、性能優(yōu)異的鋰電電芯及電池組起到至關重要的用途。簡單來講,后處理就是在鋰電池制造完成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將封口后的電池進行化成、分容、檢測、包裝,最后出廠。
據了解,后處理工序沒有統(tǒng)一的、模式化的流程,都是針對不同的客戶需求,對技術、設計進行針對性的處理及調整,因此更考驗后處理公司是否能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業(yè)內人士指出,鋰電后段設備事關電池安全性、技術門檻最高,因此客戶粘性高、競爭格局較好,利潤占鋰電設備行業(yè)的40-50%,是空間大、競爭格局好的優(yōu)質賽道。
關于國內鋰電設備公司而言,也正在進入一輪激烈的客戶及市場爭奪戰(zhàn)中,能拿到頭部公司訂單的設備公司將在接下來的行業(yè)競爭中更具優(yōu)勢,但同時,假如在和頭部客戶的配合中在節(jié)奏匹配度、交付能力、品質保證出現問題,將會關于其此后的發(fā)展帶來不確定影響。
此次杭可科技未能和CATL達成合作,該筆訂單的需求轉接關于其他后段設備商而言,無疑是利好。而接下來,誰將接盤該筆訂單,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