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无码澳门在线_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_国产普通话刺激_女生免费黄视频

新能源電池快速發(fā)展中的喜和憂

鉅大鋰電  |  點擊量:0  |  2023年07月21日  

回顧2020年,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極不平凡"4個字來形容新能源電池市場再恰當不過。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外經濟幾乎處于停滯狀態(tài),新能源汽車市場也按下了"暫停鍵"。商務部權威統(tǒng)計顯示,2020年一月~二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了63.8%和59.5%,其三大部件之一的新能源電池市場同樣嚴重滑坡,國內大部分電池公司如CATL、比亞迪等動力鋰電池裝機電量均出現(xiàn)大幅下降,2020年新能源汽車及新能源電池市場虧損已成事實。


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國家始終保持戰(zhàn)略定力,準確判斷形勢,果斷采取多方措施,驅散了籠罩在國內經濟中的陰霾。進入2020年四月,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復工復產步入正軌,市場消費能力逐漸復蘇,我國不僅成為當下G20經濟體中實現(xiàn)正上升的國家,同時也是世界范圍內,唯一實現(xiàn)經濟正上升的重要經濟體。這國內外經濟一"熱"一"冷"的比較,讓世界充分認識到我國經濟"雙循環(huán)"的強勁韌性和抗風險實力。在我國經濟的"冷""熱"轉換過程中,新能源電池公司也是當仁不讓,搶抓機遇,在全面的發(fā)力中為"極不平凡"的2020年帶來了連連喜事。


回顧一年來的成績,是新能源電池市場的持續(xù)擴大。"現(xiàn)在動力鋰電池訂單幾乎干不完,市場需求太強烈了。"新能源電池專家、河南鋰動電源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濤說。2020年,河南鋰動電源因新冠肺炎疫情推遲開工,但面對下半年蜂擁而來的訂單,公司加班加點,一刻也沒有懈怠,但依舊無法滿客戶源源不斷的需求。2020年新能源電池的產銷量印證了楊濤的話,拿動力鋰電池來說,即便是大環(huán)境相對較好的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20.6萬輛,同比下降4%;而受疫情影響的2020年,工信部工業(yè)專家預測的數(shù)據為130萬輛,同比上升8%,再加上國內3C、電動自行車、儲能用電池市場的新能源電池用量,主流鋰離子電池總出貨量更為驚人。從實體看股市,蔚來、理想和小鵬的股價更是熱度飆升,一度成為全球前十市值的新能源車企,讓人驚嘆不已。


二是電池創(chuàng)新不斷突破。以動力鋰電池為例,作為在新能源汽車制造成本中占比高達30%的動力鋰電池,其技術創(chuàng)新的深度決定著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寬度。多年來,我國動力鋰電池技術進步可謂是突飛猛進,在新能源電池的電化體系配比、電芯結構設計、系統(tǒng)集成等方面表現(xiàn)突出,如CATL推出CTp電池包技術,獲取核心專利70余項,提升能量密度10%~15%;國軒高科推出JTM電池集成技術,創(chuàng)新電池結構,讓電池制造工藝更為簡單,成本大幅降低;比亞迪推出的刀片電池技術,簡化模組思路,縮小無效空間,電池包體積利用率提高50%以上,成為當今新能源電池行業(yè)的創(chuàng)新亮點。恒大汽車則是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一匹"黑馬",該公司成立了擁有3200多名科研人員的電池研究院,研發(fā)團隊不乏專家級電池領域技術精英,40個專業(yè)研發(fā)及測試實驗室、超過15000個的技術測試點位,其未來的科研創(chuàng)新果不可估量。


三是國家政策的全力支持。從2001年國家啟動"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開始,包括動力鋰電池在內的新能源汽車"三橫三縱"開公布局,國務院、發(fā)改委、工信部、財政部、科技部等部門公布大量支持政策,內容涉及生產準入、示范推廣、財政補貼、稅收減免、技術創(chuàng)新等多個方面,有力推動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迅速崛起,同時也帶動了動力鋰電池四大關鍵材料產業(yè)電解液、隔離材料、正負極材料的繁榮發(fā)展。特別是在國內新能源汽車進入成熟期的2015年,為了確保新能源電池產業(yè)上一個新的臺階,國務院公布實行制造強國戰(zhàn)略的第一個10年行動綱領《我國制造2025》,重點提出了我國新能源動力鋰電池發(fā)展目標,即2025年,能量密度要達到400Wh/kg,2030年要達到500Wh/kg;2015年九月七日,工信部公布《鋰離子電池行業(yè)規(guī)范條件》,對新能源電池產業(yè)布局和項目設立、生產規(guī)模和工藝技術、產品質量及性能、資源綜合利用及環(huán)境保護、安全管理、衛(wèi)生和社會責任、監(jiān)督和管理等進行了規(guī)范;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旺盛的2020年~2021年,國家密集出臺20項新能源汽車產業(yè)國家政策,如出臺《智能汽車創(chuàng)新發(fā)展戰(zhàn)略》、公布年度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和推廣機制、制定實行儲能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等,這些規(guī)范制定的落實,將會使鋰離子電池行業(yè)迎來新一輪發(fā)展機遇。


四是我國有一批頑強執(zhí)著的公司。新能源電池作為電動汽車、儲能領域等最常用的電池品種之一,從1970年誕生至今,時間并不算長,但憑借著能量密度高、循環(huán)運用壽命長的特點占據了汽車市場不少份額。在不少公司的堅毅努力下,我國的純電動汽車主流車型達到了300公里~500公里甚至更高續(xù)航里程,支撐了國內純電動汽車百萬量級的市場規(guī)模。成績的取得,和國家稅收政策和比亞迪、蔚來、小鵬、理想新能源汽車快速發(fā)展的拉動有關,但更多的是新能源電池公司自身的努力,無論是CATL、國軒、力神等龍頭公司或者是河南鋰動、中科科技等一批中小新能源公司,動力行業(yè)的領航者們咬定新能源電池不放松,用楊濤的話說:"在如今經濟‘雙循環(huán)’的模式下,新能源電池公司一方面要和國內的同行競爭,努力在強烈的碰撞中生存下去;一方面走出國門,和國外的日韓公司‘拼殺’,努力在殘酷的磨煉中成長起來。"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隨著低碳經濟的理念日漸提升,新能源的使用領域將更為廣泛。2020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正式公布《新時代的我國能源發(fā)展》白皮書,明確新能源發(fā)展戰(zhàn)略;我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公布的《2021年我國汽車市場預測報告》顯示,2021年國內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將會達到180萬輛,同比上升40%,這將給未來的新能源電池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預測,電力系統(tǒng)、通信基站、數(shù)據中心、UpS、軌道交通、人工/機器智能、工業(yè)應用、應用、航天等方面,要的儲能鋰離子電池同樣需求巨大,預計2021年,鋰電儲能裝機需求將在去年16.2GWh的基礎上到25.2GW,同比上升55.6%。面對如此美好的前景,新能源電池公司在發(fā)揮優(yōu)勢的同時,還要反思不足,彌補短板。


一是新能源電池在高端市場競爭力不強,中低端競爭處于白熱化。目前,在高端新能源汽車方面,起主導地位的仍然是美國TSLA,其所用的動力鋰電池大多由日本松下和韓國LG供貨,盡管去年三月CATL和TSLA成功牽手,但僅僅只是合作意向,離大批量供貨還存在一定距離。同時,蔚來、小鵬、理想等新興勢力也發(fā)力高端汽車市場,但銷售量相對較低,容納高端電池的能力有限,致使國內的電池生產廠商的銷售端重要通向中低端市場。而國內中低端電池市場爭奪激烈,很多公司因降價而利潤微薄,更加有一些公司無法盈利,甚至出現(xiàn)"劣幣驅逐良幣"的現(xiàn)象。如去年的十二月份,我國移動就對通過惡意降價中標而出現(xiàn)質量問題的10余家新能源電池供應商開出罰單,給予取消剩余份額、繳納40萬違約金、禁止合作3年等不同層級處罰。


二是新能源電池技術創(chuàng)新滯后,經過多年的努力,國內新能源電池的品質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能量密度大大提高,但整體技術創(chuàng)新實力偏弱,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各類問題的投訴中,涉及電池故障、續(xù)航問題、充電問題的投訴最多,占比達到投訴總量的29.2%。一月十五日,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在第七屆我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發(fā)展核心技術短板明顯,嚴重影響我國新能源汽車產品競爭力和產業(yè)發(fā)展。因此,新能源電池公司要在新能源電池性能、電池組均衡、快充技術、電池能量、電池容易自燃及電池材料開展相關基礎科學研究,絕不能起個大早,趕個晚集。從根本上講,無論是傳統(tǒng)車型還是新型車企,只有張開雙臂擁抱科技創(chuàng)新,才能在新的競爭賽道中拔得頭籌,贏得未來。


三是電池路徑選擇存在爭議。鋰離子電池憑借其優(yōu)良的性能,成為新能源電動汽車的理想動力源。不過即使是鋰動力鋰電池,各家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選擇上有的走三元鋰離子電池、磷酸鐵鋰離子電池、鈦酸鋰離子電池路徑,有的走固體電池、燃料動力電池路徑,使用三元鋰離子電池的國外代表廠商有松下、LG,國內有CATL、比亞迪,使用磷酸鐵鋰的代表廠商是比亞迪,而鈦酸鋰因相對其他鋰離子動力鋰電池能量密度低、價格高,只有銀隆汽車在使用,至于誰是最后的主流動力之源,因立場不同,仍存在爭議。也有專家認為,現(xiàn)如今的鋰離子電池系列已經到達極限,未來以鋰、鈉等新材料合成的玻璃化合物為傳導物質的固態(tài)電池,可以繼承鋰離子電池地位,該類電池的輕、薄、柔及更加安全的使用狀態(tài),使其成為電動汽車很理想的電池;還有專家表示,氫燃料動力電池基本原理是電解水的逆反應,更加綠色環(huán)保,屬于真正意義上的零排放、零污染,氫燃料是電動汽車最為理想的動力之源。"阻滯固態(tài)電池、氫燃電池使用的仍然是高居不下的成本。和曾經炙手可熱的鋁空氣電池、鎂電池相同,理論上都有較大的發(fā)展空間,但最終誰能夠在商業(yè)化的規(guī)模和成本方面找到完美的平衡點,哪種路線的電池就會發(fā)展更快,更接地氣。"動力鋰電池專家、河南鋰動公司技術副總蔡洪波認為。


四是動力鋰電池的回收和再利用不容樂觀。以鋰離子電池領域使用量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為例,截至2020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492萬輛,占國內汽車總量的1.75%,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400萬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81.32%,新能源汽車增量持續(xù)三年超過100萬輛,呈持續(xù)高速上升趨勢。有"進"當然也要有"出",新能源車越賣越火,就更應該考慮動力鋰電池的回收利用問題。就目前來看,真正進入新能源電池回收的公司和市場新能源汽車存量相比,回收政策仍然沒有落實到位,規(guī)模和效應仍然沒有達到政府和公司所期待的效果。另外,進入該領域的正規(guī)回收公司較少,民間機構來入場電池回收行業(yè)又缺乏官方引導,致使電池回收行業(yè)亂象頻出,如將還有剩余容量的電池流向黑色渠道以次充好,擾亂市場;還有一些作坊式回收公司因公司技術、環(huán)保管理不到位,出現(xiàn)偷排、漏排造成環(huán)境的二次污染。從安全層面來看,廢舊動力蓄電池處置不當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如觸電、燃爆或腐蝕等,這都是要特別關注和把控的問題。因此,不能只看到新能源汽車在汽車市場上亮點紛呈、高歌猛進的美好畫面,卻忽略如何安置這些廢舊新能源電池,要盡快出臺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保障電池替換后的有效利用及環(huán)保處置。


相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