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0年03月04日
上海搶占氫燃料汽車賽道
在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迅速發(fā)展的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沉寂許久的氫燃料鋰電池又重新備受關注。上周,三款燃料鋰電池汽車登上工業(yè)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工信部方面對氫能汽車的支持意見,吸引各方眼球,燃料鋰電池領域隨之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對此,國內主流氫能車企負責人和學界權威對第一財經記者表達了不同的看法和立場。
上海搶跑
就在2019上海車展舉辦期間,一則新能源汽車的消息引發(fā)關注,我國工信部新公布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9年第3批)》,共包括67家公司的178款車型,其中,純電動產品共64家公司164款型號,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共6家公司11款型號,燃料鋰電池產品共3家公司3款型號。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燃料鋰電池產品數量占比最少,但是卻使得不少人議論該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可能成為我國未來重點支持的另一個發(fā)展方向。
燃料鋰電池技術為動力核心的汽車一般是指氫燃料汽車,以氫為重要能量。把氫輸入燃料鋰電池中,通過電解水的逆反應來獲得能量。它有無污染、無噪聲、高效率等特點。
“應該說氫燃料鋰電池汽車和采用鋰離子電池的純電動汽車都是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技術路線?!?/p>
關于相關議論,工信部新聞發(fā)言人聞庫在上周回應稱,當前新能源汽車總體發(fā)展方向,這里面包括鋰離子電池純電動汽車、氫燃料鋰電池汽車等。
聞庫指出,從技術特點及發(fā)展趨勢看,純電動汽車更適用于城市、短途、乘用車等領域,而氫燃料鋰電池汽車更適用于長途、大型、商用車等領域。“我們認為氫燃料鋰電池汽車將與純電動汽車長期并存互補,共同滿足交通運輸和人們的出行要。”
伴隨著氫燃料鋰電池重回視野,相關個股也隨之受到資本市場的追捧。四月二十六日,在整體股市疲弱的背景下,德美化工、漢鐘精機等以漲停收盤,科力遠收盤大漲8.03%。
不過相比在技術上即將成熟的純電動,氫燃料鋰電池技術略顯緩慢,但是它的優(yōu)勢也相對明顯。
美、日、歐等重要國家和地區(qū)已將燃料鋰電池汽車納入戰(zhàn)略發(fā)展體系進行規(guī)劃并制定各種政策搶占先機。如日本計劃到2020年普及約4萬輛燃料鋰電池汽車,建設160座加氫站;德國計劃在2023年左右普及10萬輛,建設400座加氫站。
“人類利用能源的歷史依次是一個脫碳加氫的過程?!毙履茉雌嚺c動力系統(tǒng)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同濟大學校長助理余卓平教授對第一財經記者說。同濟大學是我國燃料鋰電池技術路徑研發(fā)的重點高校,在余卓平看來,煤炭是人類很早就開始使用的能源,也是高碳含量的燃料,隨著人類主流能源類型的迭代,主流能源的含碳量也越來越少,含氫量越來越多,走到最終端就是氫氣了,即沒有碳的燃料?!皬倪@點上來講,燃料鋰電池的發(fā)展方向是符合汽車技術發(fā)展的終極目標?!?/p>
聞庫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聯合有關部門開展示范運行,破解氫燃料鋰電池汽車產業(yè)化、商業(yè)化難題,大力推進我國氫能及燃料鋰電池汽車產業(yè)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不只是工信部層面表達了對氫燃料鋰電池的支持,以上海為代表的地方政府也明確提出了支持和相關配套。上海市科委等部門此前聯合公布了《上海市燃料鋰電池汽車發(fā)展規(guī)劃》,根據新出爐的規(guī)劃目標分“三步走”:到2030年,要實現燃料鋰電池汽車技術和制造總體達到國外同等水平,上海燃料鋰電池汽車全產業(yè)鏈年產值突破3000億元。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干頻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相信燃料鋰電池車的發(fā)展步伐會比原來的預想來得更快。上海將是我國燃料鋰電池汽車技術研發(fā)、產業(yè)化的“先行者”。除了上海,武漢等地的加氫站也在建設中。
警惕冒進
“氫能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環(huán)保、零排放。氫能乘用車無需改變人的駕使習慣,我們的車加氫的時間只要幾分鐘,續(xù)航可以達到1000公里以上。”在2019上海車展期間,格羅夫汽車公司董事長郝義國站在2號館該公司自主研發(fā)的氫燃料鋰電池概念車旁對第一財經記者說。而在2019上海車展行將閉幕之際,作為我國國內首個氫燃料鋰電池乘用車項目,格羅夫與中金資本旗下基金、光大旗下基金和武漢東湖國隆股權投資基金簽訂了融資合作意向協議。
關于一些公司在氫能汽車領域逐漸活躍起來,余卓平認為這是一個好的趨勢。他對第一財經記者稱,我國作為汽車工業(yè)的后起國家,此前很多技術都是在跟隨,燃料鋰電池這一塊我國車企原來關注得不太多。除了像格羅夫這樣的民企,國企上汽集團也把燃料鋰電池技術發(fā)展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另外,一些傳統(tǒng)的動力源公司,像濰柴動力也正在燃料鋰電池方面新增投資。
濰柴動力去年底公布通告,該公司通過其全資子公司濰柴動力(香港)國際發(fā)展有限公司認購BallardPowerSystemsInc.(“加拿大巴拉德”)19.9%股份,這意味著濰柴動力正式成為世界氫燃料鋰電池技術頭部公司加拿大巴拉德的第一大股東。
“推動氫燃料鋰電池的研發(fā),我舉雙手贊成。”上海交通大學汽車節(jié)能技術研究所所長殷承良對第一財經記者說,但是,殷承良同時也指出,燃料鋰電池作為一種零排放的終極方案是不錯的,但是推進時機還是有講究,尤其研發(fā)落地、走進百姓出行領域的步伐,在他看來,技術研發(fā)要跟蹤國際先進水平,避免單方面講故事,避免為時尚早的冒進,避免出現“一地雞毛”的局面。
在公司層面,加拿大巴拉德上月公布的全年綜合財務報告顯示,2018年度,建安大巴拉德實現總收入9660萬美元,同比下降20%。作為美系車企的代表,通用汽車的氫燃料鋰電池概念車早在1966年十月就公布,但此后通用也受制于成本問題以及缺乏實際可行的加氫基礎設施,相關研發(fā)被擱淺,直到在放棄氫燃料鋰電池技術研發(fā)多年后,通用選擇聯手本田汽車重回氫燃料軌道。
相比較而言,以豐田、本田、日產為代表的日系車企關于燃料鋰電池汽車技術的研發(fā)可謂相當執(zhí)著,一直沒有停止對氫燃料鋰電池的研究,并取得了階段性研究成果,包括豐田Mirai、本田Clarity等都已經在日本正式上市,三家還聯合布局加氫站。
本田社長八鄉(xiāng)隆弘曾表示:“本田計劃在2030年左右實現全球汽車銷量總數的2/3為混合動力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及零排放車型?!卑肃l(xiāng)隆弘所說的零排放車型就是指氫燃料鋰電池車,而豐田燃料鋰電池車更是走在全球前列。業(yè)內普遍認為,對日本而言,在重要大國里能源等資源匱乏,即便動力鋰電池也要消耗相當能源,這也是日本方面為何鐘愛氫燃料的原因,在燃料鋰電池方面,我國公司和科研機構還要向日本等發(fā)達國家多學習。
聞庫也表示,我國燃料鋰電池汽車的產業(yè)化進程明顯要晚于純電動汽車,在基礎材料、關鍵零部件、系統(tǒng)集成等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還存在差距,整車成本較高,氫能基礎設施建設也相對滯后。氫燃料鋰電池汽車的發(fā)展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還依賴于整體氫能產業(yè)鏈的發(fā)展及相關的政策、標準、法規(guī)的不斷優(yōu)化完善,某種程度上比電動汽車的推廣難度可能還要大。
“關于氫能的利用,要從國家能源替代戰(zhàn)略出發(fā),站在全局性角度考慮,謹慎推進?!币蟪辛颊f。